金秋十月,山東多所高校迎來周年華誕,同時在干部任免、校企合作、推進“雙一流”等方面動作不斷。透過種種跡象可以窺探,山東正在高校建設和布局上下一盤“大棋”。
各高校為何動作不斷?
以山東師范大學為例,該校10月29日舉行建校70周年慶祝大會。作為山東老牌省屬高校,山師大近一年來頻繁進入公眾視野,并受到業界關注。學校不僅以第一名的位次成功入選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名單,還在今年6月份“高配”了副省級黨委書記——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唐洲雁。
“山東師范大學經過70年的積淀積累特別是近年來的改革發展,當前進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希望沖擊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進入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列!痹诮衲8月份召開的該校干部大會上,新任黨委書記唐洲雁如是說。
山東師范大學29日舉行建校70周年慶祝大會。趙曉 攝
實際上,山師大并不是唯一一所配備“高規格”書記的山東高校。今年9月份,山東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范華平兼任山東警察學院院長;10月份,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于杰接替原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關志鷗,擔任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黨委書記。
除干部任職發生變化外,山東各高校與地方政府、企業互動頻繁,校地、校企合作共建項目遍地開花,在高端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轉化等多個方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城市與高校相互賦能、共生共榮。
中國空天信息工程大學、中國能源大學、渤?萍即髮W、菏澤大學等新大學的籌建也提上日程。不少高校把“世界一流”作為目標定位,如山東濱州10月中旬發布渤?萍即髮W籌建消息,喊出“渤?萍即髮W將打造成為以科研創新為特色的世界一流工科大學”的目標;山東淄博與山東省教育廳今年6月簽署共建山東理工大學合作備忘錄,支持該校努力躋身“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山東如何布局高校發展?
梳理發現,自2016年起,山東就開始對高校建設,尤其是省屬高校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和政策傾斜。2016年,山東啟動“雙一流”建設計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要重點扶持6所左右省屬高校和20個左右優勢學科,爭創國內一流。
去年12月,山東省教育廳公布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落實情況,提出將啟動實施“重點建設大學計劃”,重點建設3所部屬高校和13所左右省屬本科高校、10所左右高職院校。
而根據今年6月印發的《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實施方案》和《山東省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實施方案》,在“沖一流”方面,山東計劃遴選支持5所左右省屬高校,對標國內一流,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或綜合實力進入國內同類型高校前列,這也標志著山東“雙一流”建設邁入2.0時代。
從近些年山東針對高校建設所做的種種部署和舉動來看,該省已下定決心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力爭省屬高校在全國院校間名列前茅,打造山東知名高校群。
從全國范圍來看,除北上廣深因地域優勢帶來高校教育的蓬勃發展外,陜西西安高校群、湖北武漢高校群的發展,證明了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對一個省份乃至一個區域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促進作用,山東發力高校建設的背后原因或可窺探一二。
早在2019年4月,山東省教育廳就下發《“對標先進”工作方案》,將江蘇省教育廳列為對標對象,在省屬高校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上,江蘇省入選國家“雙一流”大學和學科數量居全國前列,尤其是有6所地方高校入選,但山東地方高!叭姼矝]”。對標江蘇的任務就是培育部分發展基礎好、競爭優勢明顯的學科,力爭進入國內先進水平學科行列。此后,山東卯足勁在全省范圍內選擇實力最強勁的一些學科,集全省之力扶持發展,努力將其建設成為全國一流學科,增加全省“雙一流”大學和學科數量。
可以說,從2016年重點扶持6所省屬高校爭建國內一流大學開始,到2019年啟動“重點建設大學計劃”,再到今年的《“雙高”建設方案》,并籌劃新建多所大學,山東對高校的藍圖規劃方向愈發清晰。
資料圖: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畢業典禮 梁犇 攝
布局背后又有何“玄機”?
筆者分析認為,從高校類別上看,省屬高校毫無疑問是山東重點建設目標,但高職院校的實力同樣沒有被忽視。在沖擊國家“雙一流”大學和學科上,省屬高校的強勢學科具有發展優勢,獲得山東的大力支持是應有之舉。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其能夠為山東的產業發展實踐和新舊動能轉換工程提供強有力的實際支持,切實為山東經濟發展做出貢獻。而部屬高校本身具有吸引全國性目光的優勢,今年山東省已經著重將三所部屬高校的發展列入“筑高峰”計劃。
由此可以大膽推測,山東要打造的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百花齊放”,省內所轄部屬高校沖擊全國前列排名,做好高等教育的“排頭兵”,為山東集聚高質量人才;省屬高校強化優勢學科,豐富省內“雙一流”高校和學科數量,扮好中流砥柱的角色;高職院校則發揮本身特色,為省內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圖為各界嘉賓參觀山東師范大學建校70周年成就展。趙曉 攝
目前,山東共有152所高校,數量位居全國第三,在發展規模上優勢明顯,但高水平大學和標志性學科數量相對較少,高校綜合實力和學科競爭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截至2019年9月,山東省高校進入ESI前1%的學科數達到了72個。
在山東師范大學28日舉行的新時代高等師范院校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王戰軍表示:“新時代的高校建設必須扭轉以ESI學科排名為主導的思維模式,不要讓排名牽著大學鼻子走!
王戰軍認為,高校評估模式應進行動態創新。在這樣的背景下,山東高校建設又將如何應對變局?山東或應在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上多下功夫,不以表面化的指標為追求,推動各高校創新、特色、開放發展,將高校資源轉化為攬才的動力、科創的源泉,從教育大省邁向教育強省。
封面圖:秋歌 攝于山東建筑大學
編排:趙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