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東新聞11月28日電 11月27日,全國攜號轉網正式提供服務啟動儀式在京舉行,標志著攜號轉網這項便民舉措全面正式推開了。山東的手機用戶,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保持號碼不變,自由選擇移動、聯通、電信的服務。
攜號轉網服務方便了廣大用戶選擇自己心儀的運營商,免除了更換號碼的苦惱,也激勵運營商改進服務質量、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是山東通信行業大力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讓廣大群眾增強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舉措。山東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沈泳濤介紹,攜號轉網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移動、聯通、電信三家基礎電信企業進行大量的網絡改造和系統調整。
根據工信部統一部署,今年三月份至現在的8個月里,山東三家基礎電信企業投入逾億元,按時完成立項、采購、網絡和系統改造、網內測試等工作,開展包括語音業務、數據業務、補充業務、網內增值業務、點對點短信息/多媒體消息、行業短信等多種場景業務的聯調聯測,完成了業務流程再造和人員培訓。在11月10日至26日歷時半月的試運行期間,全省共為2021位用戶成功辦理了攜號轉網。省通信管理局為了加強攜號轉網工作,會同三家運營商成立了工作專班,制定了相關管理制度。三家運營商也調集精干人員,建立相互協商機制,積極推動攜號轉網服務。
目前絕大部分用戶可能對攜號轉網還不太了解。當前攜號轉網這項服務,主要是依據1+2的規則體系,亦即工信部的“管理規定”、運營商的“實施細則”、行業標準“交互規范”等。據省內運營商介紹,辦理流程是:首先短信查詢是否符合條件、需要預先處理好哪些業務、轉網會帶來哪些影響,在符合要求后申請攜轉碼,最后帶上身份證件和原手機卡,憑攜轉碼在擬轉入的公司營業廳辦理攜入手續。當前情況下,攜號轉網須滿足五個條件:一是原號不能為衛星手機號、移動轉售號、物聯網卡號;二是原號已實名認證,且申請人和實名信息要一致;三是原號處于正常使用狀態,不能停機或掛失;四是已結清所有出賬帳單并且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未出賬的賬單可約定結賬時間和方式,簽訂了在網期限合約的可以辦理提前解約;五是距離最近一次攜號轉網已滿120天。
許多用戶關心自己的手機號轉網后,會不會帶來不良影響,F在的手機號碼已經成為廣大用戶的一個重要身份標志,在日常生活中牽涉到方方面面,例如接收銀行賬戶信息、手機支付和充值、網上消費、微信等社交平臺、網上游戲和郵箱、各類網站和APP的注冊登記等等。雖然運營商在設法盡量消除轉網后可能的影響,但手機號大量復雜的第三方綁定運營商并不能都知道,難免轉網后可能出現某方面使用的不便,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可盡快告知攜入運營商或第三方平臺,設法予以解決。另外,轉網前享受的原網套餐和優惠以及網內權益,轉網后不再享受,有些與運營商達成的服務合約,也需遵循合約精神提前解約或協商處理好,這一點也是用戶需要考慮到的。因此,用戶辦理攜號轉網前需要權衡考慮好,理性對待攜號轉網,避免帶來手機使用上不必要的麻煩。
有用戶反映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系統不夠穩定、發送查詢短信后沒有收到回復、查詢資格時限制條件過多、辦理人員業務不熟練、甚至有故意阻止用戶轉出等行為。在前期試運行階段,這些問題確實不同程度存在,山東省通信管理局正在組織運營商積極開展優化工作,逐個排查問題,逐項予以改進。同時山東省通信管理局也出臺了《山東省攜號轉網服務管理細則》,加強對攜號轉網的服務監管和市場規范,劃定了六方面“禁止行為紅線”,同時加大巡查力度,對違規行為一旦發現將依法嚴懲。相信隨著攜號轉網的不斷深化,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最終還用戶一個順暢、便捷的攜號轉網服務環境,確保用戶“攜得了、轉得快、用得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