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體小字367萬個,手抄書152本,手工裝幀后按順序整齊放在箱子里,箱子堆起來,占了張喜才臥室的四分之一。這些被他視為“鎮宅之寶”的《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四大名著手抄本,是其耗時八年完成的作品。年過七旬的張喜才是山西省高平市絲織印染廠的退休職工,因家境貧困,他只上到小學四年級,但自小受長輩影響,酷愛寫字,尤其喜愛毛筆字,一有時間就臨摹名家書法,細細揣摩,慢慢鉆研,無師自通。2018年4月23日,抄完四大名著后,張喜才接著抄寫了《道德經》《千字文》等,他還將寫好的《曾國藩家訓》《朱子治家格言》等貼在空白卷軸上,全部展開長達25米。圖為3月13日,山西省高平市,張喜才老人在家中整理他手抄的小楷體四大名著。 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